在贯标过程中,公司有各部门的质量目标,但没有公司级的质量目标,这是否违反ISO9001:2015标准?
公司有各部门的质量目标,但没有公司级的质量目标,这不一定违反ISO 9001:2015标准。
ISO 9001:2015标准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设立一个单独的、正式的“公司级”质量目标。但是,它对质量目标有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在实践中通常需要公司在整体层面进行规划和协调。
标准要求解析
ISO 9001:2015标准中,与质量目标相关的关键条款是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该条款要求组织:
- 为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建立质量目标。 这意味着质量目标应该在组织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包括各个部门。您公司各部门设立质量目标的做法符合这一点。
- 质量目标应与组织的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质量方针是公司整体的指导原则,各部门的目标都应该服务于这个整体方针。
-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 这要求目标具体、量化。
- 质量目标应考虑到适用的要求。
- 质量目标应与产品和服务合格、提高顾客满意度相关。
- 质量目标应得到沟通。 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了解这些目标。
- 质量目标应得到更新。 随着情况变化,目标也需要调整。
为什么说不一定违规?
只要您的公司能够证明各部门的质量目标是经过策划和协调的,并且这些目标的总和(或集合)能够支持和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战略方向,那么即使没有一个叫做“公司级质量目标”的正式文件,也不算违规。
举例来说,如果公司质量方针是“通过持续改进,实现客户满意度提升”,那么:
- 生产部的目标可以是“将产品一次合格率提升到98%”。
- 销售部的目标可以是“将客户投诉率降低20%”。
- 研发部的目标可以是“在半年内完成3项新产品开发”。
这些部门目标共同指向了“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提升”这一整体方针。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一个单独的“公司质量目标”文件,但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仍然是有效的。
潜在的风险和建议
尽管不一定违规,但没有明确的公司级质量目标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
- 缺乏战略方向: 部门目标可能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无法高效地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
- 目标不一致: 可能会出现部门目标之间相互冲突的情况。例如,一个部门追求速度,而另一个部门追求完美,这可能导致内部矛盾。
- 沟通障碍: 员工可能只关注自己部门的目标,而无法理解公司整体的质量管理方向和重要性。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并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议:
- 建立公司级的质量方针,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沟通和理解。
- 在管理评审或战略规划会议上,讨论和确认各部门的目标如何共同支持公司的整体质量方针。
- 创建一个高层次的“质量指标仪表板”或“战略质量目标清单”,将各部门的关键目标整合在一起,以便最高管理者能够一眼看到整体情况。
总而言之,关键在于有效性。只要您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通过各部门目标的协同作用,有效实现质量方针和满足客户要求,那它就是符合标准的。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设立一个清晰的、可沟通的公司级质量目标,通常能更好地凝聚团队,确保各方努力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