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测量溯源”?
在 ISO 9001:2015 标准第 7.1.5.2 条【测量溯源(Measurement traceability)】中,“当要求测量溯源时”的意思是——只有在某些情境下,组织才必须确保其测量设备的校准或验证是可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测量基准的。
这不是对所有测量活动的统一强制要求,而是取决于产品、服务、客户或法规的具体要求。
一、条文原文简述(第7.1.5.2):
当要求测量溯源时,组织应:
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或验证;
确保其可溯源至国际或国家测量基准;
保存校准/验证记录;
在发现不合格时评估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采取适当措施。
二、“当要求测量溯源时”的适用情境举例:
✅ 1. 法规要求或强制性行业标准
-
例子:一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产品尺寸必须满足国家药监局规定的精度要求。
-
解释:测量用的卡尺、电子天平等必须经过具备资质的计量机构校准,且出具具有国家/国际标准溯源链的证书。
-
✅ 2. 客户合同或技术协议中有明确要求
-
例子:某航空客户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必须用经过国家计量溯源的设备检测。
-
解释:即使企业本身没法规要求,也必须满足客户合同中对溯源的要求。
-
✅ 3. 测量结果会影响产品合格性判断
-
例子:某机械加工企业测量工件的尺寸是否合格,决定是否可以交付客户。
-
解释:用于判定合格性的测量工具应保持校准状态,并具备可追溯性,以确保数据可靠。
-
✅ 4. 行业或认证机构要求
-
例子:某实验室申请 ISO/IEC 17025 认证,其所有检测设备必须溯源至国家标准。
-
解释:这是认证准则的一部分,不能回避。
-
三、何时不需要测量溯源?
以下情形一般不属于“要求测量溯源”的范畴:
-
只做参考、记录趋势用的数据(如温湿度记录,仅用于员工舒适度观察)
-
内部生产辅助工具的测量(如螺丝工位长度检查用的简单卡尺,仅用于工装调整,不影响最终产品合格性)
-
客户和法律都未提出要求,且组织自行判断该测量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四、小结:
情境 | 是否需要测量溯源 | 说明 |
---|---|---|
国家法规要求 | ✅ 是 | 如压力容器、医疗器械、食品等行业 |
客户合同要求 | ✅ 是 | 需满足合同约定 |
测量结果直接影响合格判断 | ✅ 是 | 如关键尺寸测量 |
内部参考或趋势记录 | ❌ 否 | 不做质量判定依据 |
一般辅助测量,非关键特性 | ❌ 否 | 如模具调试卡尺 |
例如:坡度测量仪
是否需要对坡度测量仪进行测量溯源,要依据以下三个因素综合判断:
✅ 需要溯源的情况
如果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则坡度测量仪必须进行溯源校准:
条件 | 示例 |
---|---|
1. 坡度测量结果用于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 如:建筑施工中测量钢结构或模板的倾斜度是否在规范范围内 |
2. 客户合同或规范明确要求设备需校准 | 客户要求施工记录数据可追溯 |
3. 适用法律、行业标准有强制性规定 | 如某些铁路、桥梁工程中要求仪器须具备国家溯源校准证书 |
4. 坡度测量结果用于事故分析或政府备案 | 例如用于质量验收、竣工备案 |
在这种情况下,坡度测量仪要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如计量院)进行校准,校准证书上注明可追溯至国家计量基准。
❌ 不需要溯源的情况
坡度测量仪不用于关键测量,或只是用于参考、粗略定位、非强制场景,则可不要求溯源,比如:
条件 | 示例 |
---|---|
1. 仪器只用于现场粗略找平、不用于最终验收 | 如铺地板前找平使用 |
2. 施工内部用于辅助调整,非成品质量判断依据 | 如水泥浇筑前模具大致找坡 |
3. 无客户、行业、法规强制要求 | 一般小型装修、设备安装项目内部使用 |
但即使不强制要求溯源,也建议定期自检、比对,以确保数据可靠性。
📌 实务建议:
-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可建立**“设备分类清单”**,将坡度测量仪归类为:
-
⬜ 需校准设备(用于关键质量判定)
-
⬜ 一般测量设备(内部参考使用)
-
-
需校准设备的使用前应验证校准状态,并保存证书。
-
即使无需校准,最好也记录采购、使用、维护信息,作为质量体系的支撑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