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管理体系的不符合项证据为什么要可再现?

不符合项证据为什么要可再现?
不符合项证据之所以要求“可再现”,主要是为了确保其客观性、公正性、可验证性,便于组织内部改进以及外部监督。下面是具体原因说明:

✅ 一、确保审核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 “可再现”意味着任何有相同专业知识的审核员,在相同情境下,依据相同的标准,也能得出相同的不符合项判断。

  • 防止审核结果因个人主观偏好、理解偏差或记录不全而产生分歧。


✅ 二、便于组织复查与纠正

  • 组织收到不符合项后,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制定。若证据不清晰或不可再现,整改可能方向错误,甚至无法实施。

  • 可再现的证据让被审核方能确认问题、还原现场,便于追踪问题根源。


✅ 三、支持后续验证与跟踪

  • 验证纠正措施有效性时,需参考最初的不符合证据,若证据可再现,能判断问题是否真正解决。

  • 也有助于在下一轮审核或监督检查时追踪是否出现类似问题


✅ 四、符合管理体系的审核要求

  • ISO等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不符合项的记录应包括明确的事实依据(如审核观察、文件记录、访谈内容等),并确保其可查证和再现

  • 否则将影响审核结果的权威性与有效性,甚至可能引发申诉或争议。


🧩 举例说明

不合格证据:

审核员说:“你们的质量记录管理混乱。”
❌ 不可再现——缺乏具体证据,主观模糊。

可再现的证据示例:

“在抽查《2024年4月质检记录》时,发现编号为QCR-2024-0410的记录未签字确认,违反了《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第5.2条。”
✅ 可再现——有具体文档编号、记录内容、违反标准条款,任何人均可验证。


✅ 总结

原因 说明
客观性 减少主观判断,增强审核公正性
可验证性 便于整改、验证与持续改进
标准要求 满足ISO等体系对审核证据的要求
预防争议 让审核结论有据可查、可追溯

类似文章